警惕伴随科技发展的“道德沦丧”

作者:贺善侃 来源:湛露网

  近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痛批新冠疫苗分配不公,并提出警告:“世界正处在灾难性道德沦丧的边缘。”

  谭德赛不点名地批评了某些国家和公司罔顾人类健康和疫情防控需求,把利润放在首位,绕过世卫主导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抬高价格,优先向富国直接供应疫苗,导致市场混乱,使得世卫组织的疫苗采购计划受阻。称:这种做法,只会延长疫情大流行的时间。势必危害人类利益。

  这一事件再度引发了科技与道德关系问题的思考。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善不断战胜恶,即道德不断进步的历史。道德,作为起源于社会物质生活的观念上层建筑,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社会的发展,从来不是纯经济的进程,而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展;其中,当然包括道德的进步。在每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同该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而纵观历史的发展,从总体来看,当然具有比前一历史时期更高的水平。

  然而,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经常会呈现出不一致的情形,尤其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如恩格斯曾经概述过的人类刚步入文明社会(即阶级社会)时的道德矛盾状况,即:通过“偷窃、暴力、欺诈、背信”等等的“最卑鄙的手段”来求得满足“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等,从而表明在人类历史上,“任何进步也是相对的退步,一些人的幸福和发展是通过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压抑而实现的。”

  因此,在人类历史上,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提升人类的道德水平。

  相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所产生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科技界和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诸如,核技术具备能够摧毁地球几百次的威力而威胁人类安全;生物技术打破了人类自然生存的轨迹而威胁人类自身;网络信息技术使人类生存虚拟化而威胁人类生存状态……科技伦理问题的广泛性、复合性、破坏性等特点已经造成科学技术与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以及社会公正等各方面的矛盾。人们担心,科学技术送给人类的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将会放出一个个危害人类的妖魔。

  于是,面对科技发展产生的伦理问题,运用科技成果的道德责任也凸现出来。

  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能否在运用科技成果时自觉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及领导人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政府及其领导人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强调共同体意识,即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平等相待、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意识。积极倡导“共同开放、共担责任、共同发展”。尤其当人类面临新冠病毒威胁之时,更是强调要依靠人类的整体力量,协同作战,战胜病毒这一人类的共同敌人,并且在第一时间加入世卫主导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并已开始兑现。中国政府的这个立场充分体现了尊重生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责任。

  然而,一些国家罔顾对人类应负的道德责任,充满“傲慢、偏见、仇视”心理,不仅在疫情肆虐时肆意“甩锅”、造谣诽谤,而且在疫苗研发及使用上也是与平等相待的包容意识背道而驰,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大搞单边主义,大搞富国优先。造成疫苗分配上的极大不公。据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49个高收入国家接种了超过3900万剂疫苗。其中,90%集中在11个国家,如以色列是接种比例最高的国家,接种人口占总人口的近25%;美国是接种人口和接种量最多的国家。在欧洲,英国的接种量最多。而一个最低收入国家只得到25剂疫苗。这种情况,对于疫情防控极为不利。

  历史记载,40年前,艾滋病暴发,相关药物研发出来后,穷国一直到十多年以后才得到,以至这些国家的艾滋病患者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12年前,H1N1禽流感暴发,疫苗同样得不到公平分配,在富国广泛受益之时,穷国却一直得不到疫苗,导致数万人丧生。等到穷国得到疫苗时,疫情早已结束。今天,人类依靠科技的进步迅速研发出新冠疫苗,这是一件幸事,然而,科技的进步本身并不会自然促成疫苗的公正分配。目前,我们急切需要制定维护国际社会公平的伦理规则,真正让新冠疫苗造福于全人类。

  可见,要让新冠疫苗真正造福人类,真正体现出科技发展的人文价值,在新冠疫苗的研发、分类、使用上必须尊崇“平等、互利、开放”原则、“生命至上”原则,把维护全人类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如习近平在近日召开的达沃斯对话会上所说:“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别是要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合作,让疫苗真正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

  总之,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依赖于科技的发展,然而,新冠疫苗一旦研发成功,在投入使用时,更加仰仗于能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必须警惕伴随科技发展而出现的“道德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