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的“经济意义”

作者:刘宝亮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06年7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曾组织10家企业的老总赴欧洲考察、学习。活动第二天,安排欧洲主办方与中国企业互赠礼物。中国一家知名内衣公司的负责人送给欧洲工会联盟主席(一位女士)一件价值860元人民币的睡衣。5天后,这位女士特意要求和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聊聊。这位主席说:“这衣服穿着太舒适了,产品不论从颜色、款式、设计到材料都非常适合欧洲女士的需要,才80多欧元,要知道这样品质的内衣在欧洲要卖几百上干欧元。有这么好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为什么没有占据国外市场呢?”
该企业负责人默默无语……
一件高质量、低价位的衣服,欧美人竟然不敢买。为什么?因为他们不能确定这件衣服在设计、制造环节,有没有“丧失公德心”。比如,它是不是童工做出来的?它是不是由一个病重的工人超时加班生产出来的?在制造衣服的时候污水排放是否严重影响自然环境?有调查表明,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在购买商品时都会考虑企业是否有社会责任方面的疵点。许多跨国公司在订单中要加入社会责任条款,要求“验厂”。
社会责任的“经济意义”,第一次这样赤裸裸地摆在中国企业家面前。没有国际上对自己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可,再好的质量也无法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