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之路——基于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哲学浅思

作者:东华大学 汪永安

  为科学家们所憧憬的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于2007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与去年相似的是,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的也是来自两个不同工作岗位的科学家,他们是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peter grunberg),为表彰他们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瑞典皇家科学院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章及1000万瑞典克朗授予此二人。瑞典皇家科学院能将这一大奖授予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两人,一方面说明二人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广泛认可,另一方面也引起笔者个人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即科学发展的动力问题,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问题,以及中国本土的诺奖之路。

  一、科学发展之动力
  恩格斯曾形象得比喻到:“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我想这句老话如今仍然意味深长。拿此次物理学奖来说,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的对象是基于两位科学家所共同发现的“巨磁电阻”效应,即一个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在巨磁电阻系统中产生很大的电阻变化。众所周知,硬盘能够存储包括音乐在内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存在微小的磁化区,信息则通过记录磁场变化的读取器取出。硬盘越小,各个磁化区的面积也越小,磁化的程度也越弱。因此如果欲在一张硬盘中存储更多信息,就需要更为灵敏的读取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原理制成的读取器,可以将细小的磁场变化转换成不同的电阻,使读取器产生不同的电流,从而增强读取器的功效。而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巨磁电阻”效应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更高需求,或者说是人们对磁盘读取器的更高要求,才推动了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在不同的国度对“巨磁电阻”效应的深入研究,最后取得成功。随着当代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技术上的需要也将必然给予科学长足发展的动力。

  二、科学的社会功能
  获奖者之一阿尔贝·费尔在获奖感言中说到:“能够看到我们的发现所产生的威力实在是太棒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到阿尔贝·费尔在“巨磁电阻”效应研究背后所隐藏的研究动机,或者说代表西方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而这个“社会”绝非简单意义上的社会,而是跨越国界的整个人类社会。但这并不是说当今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及科学工作者们的研究动机不是出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而是说在科学的社会承认过程当中,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社会需求、价值大小和应用范围的不同。科学作为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分支,并不是以其自身为目的,也非为了认识而认识的纯认识。然而,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力量,一种社会的力量而存在着。它不仅存在着,而且还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建制,遵循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具有不同与其他社会建制的制度规范和精神特质。虽然科学本身具有价值的中立性与工具性,但却可以与社会的其他价值体系相耦合。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具有一般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功能,科学也正是通过它与社会其他领域的价值关联而导致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共同发展。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巨磁电阻”效应为何能成功的赢得桂冠。

  三、中国的诺奖之路
  提到诺贝尔奖,中国人心中就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为何百余年来获奖者多是西方人?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如今经济发展更是耀眼,为何从未受到眷顾?虽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华人领奖,但其学术活动及知识结构主要受惠于西方文明。
  与往年一样,此次诺贝尔奖仍然与我国无缘。有人形象将中国的“诺奖之迷”同“中国足球为什么进入不了世界水平?”和“中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什么至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系为一个根源,即认为都与国家民族的整体素质联系在一起,是由于我们的整体素质低下而造成的。且不论及这一观点的对错与否,我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仍然在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教学方式的单一、教育资源的缺乏、实验成果低下、学术氛围的恶化等等,直接导致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循环恶化。然而,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就踏上了诺奖之路了吗?非也,诺贝尔奖不过是个奖项罢了,我们的科学家从来就不缺乏精神上的奖励,值得寻思的是一系列的荣誉是否真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研究成果是否为更广泛的社会所认可。我想,在诺奖之路上,一颗好奇的心和执着的心态更值得我们反省!若此,就像杨振宁在诺贝尔颁奖后所预言的那样:二十年内我们必摘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