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追求社会和谐公平的人文理念

作者:文群山 来源:廉政瞭望杂志

  追求公平正义,倡导社会和谐,是当今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主旋律。推动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人文理念起着关键性作用。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激发人的热情,使人人都参与其中,弘扬公平正义价值观,共同建设和分享和谐美好社会。对此,笔者对欧美一些国家进行考察研究,从中感受到异国社会和谐的人文理念,民众与当政者互动,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

  清正百姓,炼就清廉官员
  在世界上,瑞典一直被视为政府官员清廉度较高的国家之一。瑞典政府官员清廉从政,自然有着国家制度与法律的保障。然而,从根本上说,还在于瑞典这个国家有着整体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有人说,瑞典的清官是怎样炼成的?是清正百姓炼就了官员清廉。
  在瑞典,许多百姓会用自己的清正行为及其思维方式,去衡量与要求政府官员的清廉。2006年9月,瑞典中右翼政党联盟在大选中获胜,组建新政府。然而,新政府内阁上任十多天,就有两个大臣引咎辞职。原因是这两个人在当“老百姓 ”时,曾经漏交过电视费,被媒体曝光出来。
  也许有人会说,像漏交电视费这样的小事也能让从政者“翻船”,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而瑞典的主流民意认为:“ 作为政府公务人员,其行为操守应当成为民众的楷模。因此,民众要求他们一尘不染,清正廉洁。”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有守法与正义的主流公民,和他们乐此不疲地对政府官员进行“折腾”监督,这才炼就了瑞典的“清官”。

  真心助人,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在一般人眼里,社会上慷慨解囊的往往是那些富有者,而他们捐献出去的也是那些“多余”的财物。就像在我们身边,常常有人将自己多余的旧衣物捐出去,却没有人将新近买来的品牌衣服立即送给素不相识的人。然而,在德国却有这样的人和事,从中折射出普通人真正慷慨的心灵。
  去年,在德国南部的一个村庄遭到台风暴雨的袭击,损失惨重,当地媒体进行了报道。丽斯夫人见到报纸上刊登的受灾照片,觉得这是对孩子们进行社会教育的好时机。丽斯夫人原是想让她的孩子们,将那些玩厌了的旧玩具等捐赠给受灾的小朋友们。意想不到的是,她的5岁和7岁的两个孩子,却将自己平时最心爱的芭芘娃娃和圣斗士玩具拿出来,执意要送给那些小朋友。虽然,这时孩子们的眼睛里噙着泪花。见此,丽斯夫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这是你们最喜欢的,不必送给人家。” 而她的小女儿回答说:“芭芘给我们带来快乐,也许也会给那个孩子带来快乐的。”看到孩子们的举动,丽斯夫人将原先决定捐出去的已经穿旧的衣服,换成了几件新衣服。她想,照片上的那个女人也一定会喜欢的。
  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腾出一只手给别人,播下人生心灵深处的幸福种子。真正的慷慨,是开启通往幸福之门的钥匙。这种真正的慷慨,留下的精神财富比任何金钱的意义都大得多。

  尽心社会责任,较真享有的民主权利
  对于家庭收入过低,领取政府所发给的“低保”补助这样的事,人们一般不会因此而感到内疚。然而,在美国,却有许多这样的穷人表示,领取政府低保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都在努力创造条件走出“低保”。
  杰森是纽约第八街区的黑人小伙子,靠他一个人工作,全家五口人的年收入不足3万美元,在美国属于贫困家庭,每月都能从政府部门领到一定数额的社会福利补助金,过着贫困而安定的生活。然而,杰森认为:“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不能这样心满意足地享受政府补助。”于是,杰森终于为他的妻子找到了一份环境清洁的工作,他自己还经常下班后去打点零工。杰森一家人虽比以前忙碌许多,其家庭收入也刚超出低保标准,但对已不再享受政府补助一事,杰森却显得十分开心。
  在美国,不要以为人们对自己的义务较真,对自己应享有的公民权利也同样较真。就是这位杰森小伙子,去年新年的时候,因未收到市政府邮寄给每个纳税人的“贺年台历”而十分气愤。杰森坚持认为,如果小的权利自己都不去维护,那么大的权利就会逐渐失去,执意专程赶到市政大厅去“理论”。市政厅工作人员得知来意后马上道歉,并将台历进行精美包装后交到他手中。在这份台历上,纽约市政府将上一年的财政税收、支出与重点市政建设工程等情况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督电话号码等信息予以公布,接受市民的监督。
  尽心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要向社会捐赠很多很多钱,更为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公民,是否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较真自己的民主权利,说到底是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人不能离开社会,更不能不关心社会。在美国,许多人认为,义务是自己应该去做的,哪怕是有害于自己的义务;权利是自己应该争取的,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权利。否则,义务与权利都将远离你而去。正是因为有众多杰森这样的尽心社会责任与较真民主权利的公民,政府才变得更加“透明”,社会和谐才得以推进。

  热衷公益,并非富人专属
  对于个人财富,许多人往往选择了终身守护而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则坚持在自己有生之年,将他的大部分财富用于促进社会公平等公益事业上。2006年6月26日,年迈75岁的巴菲特,决定捐赠价值375亿美元的个人财富,主要用于推进全球改善贫困和控制疾病,提高公共教育水平等。对此回报社会的做法,美国许多富豪们有着惊人的一致认识。美国富翁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最大的耻辱。”他在晚年之际,将大部分财富用于帮助建立美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
  现代经济学认为,兼顾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是利益不断生成的源泉。美国cnn的大股东泰德·特纳就直言不讳地说:“我发现,我越是做好事,钱就进来得越快。”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向联合国捐出10亿美元,指定由联合国用于处理人口控制及传染病防治等事务。到了本世纪初,特纳的个人净资产已高达近100亿美元,是当年捐款时的3倍多。
  一位财富拥有者说,钱这东西只有在并不贪婪自私的人的手中,才会被用到为社会做好事上,而只有钱用在为社会服务上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自曝其短,修补道德失缺
  前不久,美国第二大制药企业默克公司突然对媒体自我曝光,公布旗下的默得克公司部分销售人员曾给有处方权的医生打电话,并通过给予医生药品回扣的方法,非公平性扩大公司处方药品邮购市场份额,使这些销售人员以此方法销售的份额高于实际市场占有份额。其中有些产品如默克公司的哮喘病处方药欣流、舒降之的价格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是不公平的市场竞争行为,未能维护好消费者的利益。
  从常情来说,默得克公司某些销售人员的做法,会被视为正常竞争行为。然而,从市场竞争严格要求角度说,这是一种“非公平拓销”行为,缺乏基本商业道德与价值观。因而,默克公司正是想通过自曝其短的行为,修补道德价值缺失,建立起更高的企业信誉。前些年,美国发生安然等一大批公司财务造假丑闻。对此现象,哈佛商学院研究认为:“美国社会长期提倡的价值观与价值追求,并以此对企业道德理念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层原因”。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认为,美国企业缺少的正是道德规范。正因为此,美国政府对安然等企业进行了集中曝光,其目的就在于自我修补失缺的道德与公平正义价值观。
  纵观人类商业经济活动,不难发现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信条,那就是“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这已不能为人们所接受,阻碍了社会和谐进步。事实上,企业与社会是一个共同体,人们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追求正义,兼顾公平,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