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图书调查,“热心读者”有多少?

作者:王海鹰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溜须拍马,本是为人不齿的伎俩。但最近记者在图书市场调查发现,一些教人恭维、送礼技巧等的处世类书籍不仅堂而皇之地摆上了书架,而且还颇为畅销。而这类书籍的热心读者中,有不少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对这些大肆宣扬所谓“潜规则”的书籍,社会看法不一,但部分专家认为,这类图书所兜售的庸俗价值观与我们倡导树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影响了社会风气。

“潜规则”类图书受年轻人追捧
位于济南市英雄山脚下的文化市场,有百余家图书批发、零售商店,是济南市最大的图书交易市场。记者在这里看到,相当一批书店都有介绍为人处世技巧的图书,其中有几家书店还专营此类图书。在一些书店的显眼位置,摆放着诸如《说话滴水不漏的潜规则》、《方与圆处世术》、《说话的艺术——机巧百辩、左右逢源的交谈技巧》、《办事的艺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等书籍。这些图书的内容五花八门,但其宣扬的却并非主流的价值观念。
——有教人奉迎拍马的。在一本《说话说得滴水不漏,办事办得恰到好处》的书中,作者说:“要想在办事、求人时顺利,要尽快地养成恭维别人的习惯。当恭维别人已经变成你的习惯时,你办事的能力就会相应提高。”
——有教人送礼的。有的书籍专门传授送礼、施恩的技巧以及收买人心的谋略,例如,有的书中写到“送礼有‘借花献佛’、‘暗渡陈仓’、‘借马引路’、‘移花接木’等方法;对人施恩“应该适度控制,让他总是有点渴,以便使其对你产生依赖感。一旦对你失去依赖心,或许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了”,“作为老板,应刺激下属享受的欲望又不去全部满足,而是一次一点,以使其保持干劲,继续卖命”。
——还有教人不说真话的。《人生终极智慧——圆融》说:“正话要反说,假话要真说,巧说糊涂话,会说场面话”。
据记者调查,年轻人是这类“潜规则”图书的主要读者群。济南金马书店的营销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书一直卖得很好,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买得多。”采访中,记者发现,山东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英语系一名今年毕业的学生买了一本名为《人生终极智慧——圆融》的书,这本书还有一个副题是“左右逢源的处世智典”。这名大学生说:“自己刚刚毕业,社会经验很少;我们接受的正规教育从来都是理想教育,不教社会‘潜规则’;看看这本书,可以补补课,工作以后说话办事也能显得成熟一些。”

“潜规则”类图书的危害显而易见
如何看待在出版物中公开宣扬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左的所谓“潜规则”现象?社会对此看法并不一致。
山东省直机关一名公务员认为,这些书是对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解读,它符合社会实际,了解这些东西,可以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他说,虽然大家表面上都不谈“潜规则”,但很多时候如果能懂点这方面的知识再办事,就会方便很多。
然而,更多的人对此类图书的畅销表示担忧。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马广海认为,这类图书内容庸俗,格调低下,粗制滥造,其所宣扬的庸俗价值观,不仅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而且与所有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相违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而这些书恰恰是教人不讲规则,不讲信用,在规则以外行事,损害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
马广海援引了鲁迅先生的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他说:“年轻人如果工于此类‘小道’,短时间内或许有效,可以通过取悦上司一时得利。但从长期看,靠这种手段做成大事业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家都专注于蝇营狗苟,最终会导致集体行动陷入困境,社会公共事务无人问津,如此下去,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吗?”
还有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由于中国传统的观念以及目前我国法治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足,使得人们寄希望于寻求制度外的便利。但这一现象是不合理的,这类图书宣扬的是不正常的情况和行为,长此下去,肯定会偏离社会发展的正确轨道。

对“潜规则”类图书存在管理空白
据记者了解,新闻出版部门对图书的审查只限于扫黄打非,或是属于重大选题的政治类出版物,再就是接到上级通知以后,临时对某一类图书如厚黑学、伪书等进行清查,目前对“潜规则”类图书尚无任何管理措施。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处处长陈钟说,这类图书不属于重大选题,一般通过社内三审就可以出,不需要省级审批。
据明天出版社社长刘海栖介绍,这些“潜规则”类图书基本上是由工作室或是书商组织书稿,与出版社合作出版,再由工作室或书商承销。这些民营机构以赚钱为要务,什么书有需求,就出什么书,并不讲社会责任。而且,这些书介乎有问题与无问题之间,走的是“擦边球”路线,没有公开地反社会,或是明显的暴力、色情内容,很容易逃脱正常的图书审查。但由于这类书影响了社会风气,刘社长认为对其不能等闲视之。
专家建议,对这类图书,除了出版部门要负起社会责任,加强自律外,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也应有明确意见,应将这类宣扬社会“潜规则”、授人阴谋诡计、张扬传统糟粕的图书清理出市场,以净化图书市场,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