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死亡之谷”

这里所说的“死亡之谷”,并非指悬崖峭壁、草地泥潭、急流险滩等自然界的高危地带,它指的是科研成果在从基础研究到商品化的过程中被淹没了,“死亡了”。
据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在一次会议上说,“我国在基础研究到企业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有90%的科研成果死掉了。”这是多么惊人、多么可怕的“死亡之谷”!
我国虽还称不上科技强国,但确已是科技大国。科技人员总量位居全球之冠,发表的论文数量名列世界第五,科技投入也突破了占gdp1%的大关。长期以来,我们所缺的主要不是成果(当然,重大的高质量成果另当别论),但有一个致命伤:转化率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上百万件专利技术、科研成果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我国每年约有科研成果3万项,而2000年至2004年,北京企业购买专利技术总数仅为897项。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般为50-70%,而我国只有10%左右,相差之大令人咋舌。如此,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如何兴国?
既是著名物理学家,又是著名科学学家的英国学者齐曼,写过一本《真科学》的书,试图概述当代科学的真实图景。在他看来,当代科学的最大特征莫过于从“学院科学”转变为“后学院科学”。所谓后学院科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密切了,不仅受社会需要的推动,而且追求成果的应用、实用价值。如果把学院科学比喻为封闭式的“象牙塔”的话,那么,后学院科学便是产学研三结合的开放式大厦。产业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成了推动科学发展举足轻重的力量。不管是好是坏,愿意不愿意,科学家们不能不为立项、资金、应用之类而牵挂,而奔忙了;企业家们则不能不投资科学,与科学联姻。
其实,马克思早就指明,作为知识成果,科学只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只有通过技术的中介,应用于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他殷切期盼“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获得累累“金色果实”。熊彼得也从经济学的角度强调,技术创新是包括利用新材料,采取新工艺,制造新产品,直到占领市场的“过程”。不能扩大或占领市场,就谈不上真正或完整的技术创新。
不过,有的科研人员似乎还固守着“象牙塔”的理念。他们只管研究、出成果,至于成果如何应用、产业化,对不起,我不管也管不着。有的科研单位也想把成果商品化或产业化,但又不愿和企业合作,“肥水不外流”嘛。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机制。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在简陋的车库里研制出个人电脑苹果i型机后,根本没有力量把它开发为产品。这时,风险投资商库马克主动找上门来,帮助解决资金和经营管理问题,使苹果电脑一炮而红,开创了个人电脑的新时代。历史能不记住风险投资这笔大大的贡献吗?可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风险投资,有没有足够合格的中介机构,有没有高品质的从事转化的人才,有没有必要的法律倾斜和保障?总之,依然要花大力气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顽症。
转变观念和机制,当可跨越可怕的“死亡之谷”。
作者:沈铭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