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

“科学”与“科学主义观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体现在理化生地等之中,后者是关于科学的某一类看法,并且我们把持有这一类看法的人称为“科学主义者”。科学教育和关于科学的观念的教育是不可分离的。可以说科学观念的树立和形成更多地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科学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科学观念,也就是有什么样的对科学的看法。
我国的科学教育使受教育者对科学产生了什么样的看法呢?通过下面的分析,我认为,中国的科学教育使受教育者对科学产生了科学主义的看法。这里我仅以学校教育为例加以说明。
不言而喻,学校的科学教育应该从科学的内涵考虑。科学包括哪些内涵呢?概括而言,应该包括解释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解释层面”就是科学知识部分,“精神层面”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认识和应用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它是科学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要素。正是这几方面的结合,产生了科学知识,确认并解释了自然。然而,科学不止这些。科学对自然的认识成果还可以转化为技术,用来变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是“器物层面”的科学。而且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一些负效应。了解这点,对于正确地认识科学非常重要。这是科学的“社会层面”。因此,完整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这四个层面。科学素养的构成也应该包括这四个层面。
上述四个方面不是分离的,它们具体体现在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具体活动过程之中。由此完整的科学教育就不仅仅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现有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现科学研究活动的历史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历史上的科学研究者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发现,创立了什么样的科学理论,并且这些科学理论又是怎样发展和应用的。这样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也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因此掌握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本质。要知道,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与科学家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有将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转化为学生的研究性的学习,才能使被教育者了解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具备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扬科学精神,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
但是,针对上面的教育思想,考察目前我国的科学教育,就可发现存在较大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教材看,文革后,我们的教材编写转向“以知识体系为中心”。按照循序渐进、系统化的原则,选取了经过长期实践筛选、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这对于体现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使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更有效的解决学科内的理论问题很有好处。然而,照此编排的科学知识体系舍弃了科学发展的具体过程,展示的是一个个成熟的、静止的、无疑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知识发展的历史性、渐进性和探索性,从而也就失去了科学研究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以及科学精神的展现。实际上科学知识的创立是一个过程,目前科学各学科课本上所介绍的那些成熟的科学知识是由历史上的科学工作者应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发扬一定的科学精神,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一步完善、演变、发展而来。这种状况的存在对于完善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十分不利。
(2)从教学看,由于现在教科书中的科学知识是一个个确定了的、正确的知识点的结合而非科学发展的历史展现,教学过程成了知识点的传授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本体会不到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会不到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并非科学工作者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无数前人艰苦探索,经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完善而获得的,是科技应用于社会并受社会推动的结果。这样,学习过程成了被动接受的记忆过程,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努力。结果是,尽管学生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但是没有在了解科学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科学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3)从应试教育看,强化了上述状况。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我国初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在高考、中考考试中得高分成为老师学生的共同愿望。要想得高分就要在运用科学知识解题上下功夫,这几乎成了科学教育的全部。科学教育成了浓缩了的科学知识教育。重科学、轻技术;重科学理论、轻科学实验;重科学知识、轻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重理论难题的解决、轻实际问题的处理。科学教育成了科学教条的教育。科学探索过程和探索方法以及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或受到忽视,或受到压抑甚至窒息。科学知识的记忆成了最高目标,而科学探究的态度、方法、精神等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必然造成科学完整意义的失落,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既影响他们进一步进行科技创新,也影响到他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用科学的观点看问题。
如对于科学实验,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学生所做的实验基本上是在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成熟实验,其实验仪器、实验对象、实验步骤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的。学生只要按葫芦画瓢就行了。当然,这对于学生了解某一实验实施的过程以及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必不可少。但是,这样的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假象,即认为科学实验不过如此,只要按步骤进行就行了,不需要理论的渗透。如此,学生就不能体会到一个原创性实验的艰辛,不能体会到我们今天所做的实验是前人经过长时间探索而完善起来的,很少意识到在实验过程中是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更体会不到科学探索、科学发现的乐趣。其实,重复别人的实验只是重复性劳动,探索性的实验才是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比重复性劳动更具创造性、开拓性,更具科学认识的价值。实际上,随着科学研究对象从宏观向宇观、微观扩张,科学仪器也向“微型化”、“巨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这两者都需要实验者不仅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高超的实验技能,不仅要知道怎样做实验,而且要知道为什么做实验以及怎样更好地做实验。这不仅需要实验者必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仪器技能,而且还需要实验者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取得成功。
再比如,对于科学理论,目前科学教育向学生展示的是成熟的、正确的科学理论,没有向学生展示这一理论是怎么来的。实际上,目前科学学科教科书上向学生所介绍的科学理论不是科学家一下子就创立的,而是经过许许多多的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经过猜测、验证、反驳,抛弃旧的假说,发展完善旧的假说而来的。这是科学理论创立和发现的途径。完善的科学教育应该完整地展现这一途径。舍弃了这一点,直接向学生介绍成熟的科学理论,就使学生发现不了科学理论建立的方法以及其中所经历的艰辛,体会不到科学理论的真理相对性。从而把科学理论当成教条来接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十分不利。
也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欠缺,学生就不能体会在具体的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科学家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工作的作风、所遵循的价值观人生观,体会不到科学家们的成长历程,从而也就不能体会到科学家们科学精神的可贵和重要,从而也就不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尤其是科学的理性批判精神。
至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正面的教育比较多,而科学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介绍的就比较少。这对于学生正确全面认识科学的社会作用是很不利的。
总之,通过上述的科学教育,学生一般更多地具有下列一些观念:科学家是客观的、理性的,没有任何想象力的;科学理论是正确的,不容置置疑的;科学事实都是准确的,确定的;科学方法是固定的和程式化的;对于某一现象的理论解释是唯一的;科学观察是不渗透理论的;科学认识是没有信念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是无关的;未来的科技进步能够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于科技产生的负效应,科技本身没有欠缺,是人们滥用科技的结果等。综合这些观念,它们更多地体现了科学主义的内涵。就此而论,上述的科学教育成了科学主义观念的教育。这也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工作者持有科学主义观念的原因。因为他们也是通过我国的学校教育成长起来的。
怎样改变这种教育状况呢?针对上面几点,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推进科学学科教材改革,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这样的改革,向学生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挖掘学科的科学思想,探讨求知的科学方法,反映探索的科学精神,展望学科的社会应用,全面客观地理解科学。这对于完善科学教育体系结构,弥补传统科学教育的缺陷,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正确地发展科学、恰当地应用科学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